本报讯 (记者 陈静 通讯员 林春冉 黄长锋)5月11日上午,张华镇中心社区小张村的张秀英像往常一样,步行来到村东头的陶瓷加工厂,走进了烘干车间,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厂子就在家门口,一个月能挣一千二三百元,农忙时可以请假,还能照顾孩子……”提起在厂里上班的好处,张大姐十分高兴。
张大姐口中的陶瓷厂是小张村的村办企业。2008年该村的部分闲散地划归相家河建设用地,补偿款到位后,该村没有一分了之,而是打起了 “借鸡生蛋”的主意,准备上个项目为村集体持续增收。2009年,在多方考察的基础上,投资100万元的中心社区陶瓷厂建成了,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以每年8万元的价格对外承包。村民有了工作的好去处,村集体有了稳定的收入,为群众办了不少实事,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干群关系愈加融洽。
小张村的发展变化是我县村级集体经济 “造血”功能不断增强的一个缩影。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和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今年以来,我县以 “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载体,按照 “一年有变化、两年见成效、三年上水平”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营造发展氛围,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村级集体经济 “造血”功能不断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壮大,推动了农村科学发展。今年年底,我县将有近一半的自然村年收入达到3万元。
“各乡镇要进一步细化村情,搞好定位,确定目标,对村里的发展把脉。要发挥好政策、项目、土地三大优势,要抓住招商引资、载体建设、园区经济三个平台,要强化政策、开放、创新三大动力,切实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的 ‘造血’功能,逐步形成村级集体经济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副县长杨传智的 “三个三”精辟总结,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指明了方向。
为把村级集体经济这块 ‘蛋糕’做大做好,全县各乡镇、各社区、各村庄因地制宜,各显其能,逐步探索并找到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子。创造出了两区同建、资源开发、资产盘活、土地流转、合作组织、商贸市场、经营实体、物业经济、扶贫开发、招商引资等多种平原发展途径,并涌现一大批先进典型。
王庙镇张官店社区张东村充分盘活存量资源,使“旧”资源焕发了新活力,该村充分利用村北60多亩集体低洼地,挖藕池、建台田,并通过对外包村里的鱼池、苇塘及复垦土地等,村民有了致富项目,村集体一年增收超过10万元,干群关系和谐,可谓一举三得。
前曹镇苏家洼社区苏庄村,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对村西170亩的闲置盐碱洼地,进行改造整理,变废为宝,使之重新发挥效益。引进外地客商投资700万元建立了露缘花卉苗木繁育基地,打造集花卉苗木、有机蔬菜种植、畜禽养殖、池塘垂钓为一体的农业生态观光园项目,提升了村庄外在形象,为村民提供多个就业岗位,村集体每年收取租金9.5万元。
“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实力,是村级组织建设的重要一环,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石所在。为切实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我县县乡分别成立专门机构,出台意见,制定扶持政策;加大考核力度,增加集体增收在乡千分制考核中占分比重;继续保持加大财政支持,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在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