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传承百年“牛斗虎” 舞出时代精气神-米乐体育官方下载

“牛斗虎”表演者精心排练为牛年“云展演”录制作准备

2月13日,大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平原:传承百年“牛斗虎”舞出时代精气神》,讲述了平原县腰站镇锅培口村非遗项目“牛斗虎”民俗表演,因村庄产业的不断发展,实现了从后继无人的窘境到如今“归雁”纷纷加入,重新焕发活力的华丽转身。现将稿件予以转发。

  “牛斗虎,闹新春咯!”

  大年三十一大早,在平原县腰站镇锅培口村,还没到村口,远远便听见敲锣打鼓和喝彩声。走近一看,原来是“牛斗虎”表演在排练,为县里牛年“云展演”录制作准备。

  “虎想吃牛,牛要顶虎。要把这个过程表现出来,动作不能软绵绵的。”说这话的是81岁的王笃行,“牛斗虎”第五代传人,练习“牛斗虎”60余载。

  锣鼓咚咚锵,牛虎争亮相。“牛”刚劲有力、粗犷剽悍,“虎”轻盈矫健、翻滚腾挪。闻声而来的村民不时鼓掌,响彻广场。

  传承百年的“牛斗虎”民俗表演,是当地春节、元宵节、庙会等表演的重头戏,迎接辛丑牛年,“牛斗虎”更是不能缺席。今年这项市级非遗首次安排网络展演,按照平原县文旅部门“云展演”统一安排,正月初三全县进行展播。

  “录制马上开始了,得打起精神来!”话刚落下,王笃行就自己头拱地打起滚示范动作。

  “牛斗虎”由武术牛虎拳发展演变而来,流传在平原县腰站镇一带,至今已有150余年历史,既是一项民间体育娱乐项目,也融入了浓浓的年味之中。表演通常需要7个青壮年,三人表演牛,四人表演老虎。牛头重40斤,需要极强的体力。逢年过节,演员们就会走乡串村表演。春节吃过饺子之后,人们就习惯走出家门,寻找“牛斗虎”。

  “前两年可不是你们今天见到的这么热闹。”王笃行颇为感慨。曾几何时,“牛疲虎乏”成为表演中的“尴尬一幕”——表演人员平均年龄超过70岁,这项非遗项目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表演的没有精气神,观众看得也不带劲。分析原因,他直言:“日子不富裕,年轻人忙着外出打工挣钱,集体也没有收入,谁还有心情有精力搞这些!”

  锅培口村有1100多口人、耕地1700亩,土地少而散,种植结构单一,村民收入低,村集体经济空壳,各项事业发展受限。2019年初,王笃春上任锅培口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件大事就是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结合镇上打造“鲁西北中药材种植小镇”的规划,合作社种植中草药牛膝,每亩收入达4000元。去年投资200余万元盖起了4个康乃馨大棚,并修建了700平方米的冷库用于鲜花储存,预计亩均年收益达到9万元。据介绍,去年该村集体收入已“牛气冲天”,达到42万元。

  “村里产业兴旺,集体经济增收,家门口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在外发展谋生的年轻人回来了。有了新鲜血液,‘牛斗虎’重新焕发了活力。 ”王笃春说。

  看准家乡发展前景的 “归雁”,包括38岁的王云棚。此前他一直在外地打工,去年回乡干起了流动餐车,专门给周边工地供餐,每月收入近两万元。如今他已经接过“接力棒”,跟着前辈们学习“牛斗虎”技艺。春节前他又购置了一批表演所用的衣服。“我要多召集些年轻人一起学习,把祖辈传下来的‘牛斗虎’演下去。”王云棚表示,目前村内已聚集起30余人的表演团队。

  “牛斗虎”表演的广场,是去年村集体投入10万元和村民一起筹资重新修建的,广场上有两个醒目的雕塑,分别是“牛斗虎”和一口重达1吨的大铁锅。锅培口村原名“堤下村”,相传明朝末年,河堤决了口,汹涌的河水蹿出,村民们把家里做饭的大锅都拿出来堵住决口,这才保住了村落。

  “把这些立在广场上,就是提醒我们时刻不要忘记来时的路,团结一致攻坚克难,携手共同奔向更美好的生活。”王笃春说,“牛斗虎”表演的是动物间的斗争,表达的却是人们弱不惧强、勇于搏斗、战而能胜的精气神,“新的一年,我们要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让日子越来越红火”。

  作者 曹伟 辛凯


德州新闻网mile米乐体育的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mile米乐体育的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米乐体育官方下载的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