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寅初和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张嗣良到厂调研。
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了新晋的全省24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列。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企业集聚高层次人才、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设立对企业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增强技术创新性,提升企业业界知名度,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福洋生物借助“人才之梯”,打造生物制造领域“硅谷”,多项创新荣誉加身。 2016年,福洋研究院成立,是全市首个省级注册的民营研究机构,也是全省首家生物制造领域工程研究院。
去年,公司参与研发的“糖醇生产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今年,公司通过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第五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近日福洋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福洋公司董事长张雷达坦言,正是由于将技术创新放在首位,重视科研人才,多渠道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才使得公司多项技术国际领先。
随着“科技进步”,公司行业影响力也迅速“爆表”,葡萄糖酸钠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位。去年公司实施了玉米淀粉生产项目,项目关键生产设备采用全世界最先进的德国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全部建成后,淀粉生产规模跃居全国十强,将成为鲁北地区最大的玉米综合深加工生产基地。
“引进一个“新团队”抢占一个“至高点”
福洋生物引进了包括杨胜利、沈寅初两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15名正高级以上专家学者,这些站在行业创新体系“塔尖”的高级专家们,成为福洋创新发展的“科技导师”,带领企业研发人员共同研究。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如何获得众多“国家级”科技大咖的青睐?“福洋生物在发酵领域有良好声誉,对技术合作真诚,对技术进步渴望,所以都愿意跟他们合作研发,共同推进产业升级。”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寅初说。
福洋在紧盯行业专家的同时,积极引进专业院校毕业生,研发人员引进主要侧重与公司有合作的高校研究生,即专家团队成员或所带学生为公司招聘员工的第一选择,这种团队式的人才引进,为福洋公司输送生物制造领域前沿项目,从供给侧抢占行业前沿阵地提供了人才支撑。
“建立一所“研究院” 树立一个“风向标”
近日,在福洋生物制造工程研究院看到,技术人员正在加紧研究。“围绕葡萄糖酸钠生产,每吨生产成本降低300-400元,仅此一项,每年为公司节约5000万元。”平原县福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赵伟说。
2016年,平原县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生物制造工程研究院。该工程院是全省首家生物制造领域工程研究院,也是德州市首个省级注册的民营研究机构。
该研究院主要为相关企业提供生产线设计、信息、研发、实验、检测、新技术推广、技术培训等全方位服务。同时汇集了华东理工大学、中科院微生物所、齐鲁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山东福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生物制造领域的高校、科研单位、生产型企业的专家、教授30余名。
“研究院通过汇聚业内顶级专家,形成了强大的科研团队,这将孕育领域内多个尖端科研项目,能够助推德州市乃至山东省进一步改变现有产业格局,引领行业发展。同时,通过有偿的转移转化,可以为依托单位山东福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输送生物制造领域的前沿项目,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山东福洋生物制造工程研究院秘书长赵伟说。
研究院规划三年内力争规模达到60余人,努力承担3至5项国家级课题研究,为全省生物发酵产业相关企业提供10项重大技术或科技成果,对全省20—30家以上行业内企业提供有效的服务。营造全省生物发酵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以科技力量推动生物发酵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目前,福洋研究院全面投入运行,储备了酶制剂、异vc、淀粉基新材料等多个新产品。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学研结合是生存法则。研究院的成立,使我们有平台、有人脉、科研成果专享,形成了企业独有的竞争优势。”谈起民营企业创建工程研究院的初衷,张雷达如是说。
“开启一个“孵化器”孕育一批“新精英”
初冬时节,在福洋生物研发中心看到,科研人员正在紧张忙碌地工作着。“今年的一项重点研发课题就是淀粉系统升级改造,我们正对后续工艺进行优化完善。”山东福洋生物制造工程研究院秘书长赵伟说。
2017年,福洋生物研发中心确立了一个重要研发课题——对淀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公司计划投资2.8亿元,将使整个项目年新增产值14亿元,利税1.8亿元,各生产线实现智能化控制,生产成本控制均达到行业新低。
借助高端人才助力企业转型“蝶变”,在福洋生物公司已不是第一次。 2007年,福洋生物引进第一名高材生——厦门大学化学系硕士赵伟,成立了福洋生物研发中心;2009年之后,在赵伟的牵线搭桥下,福洋生物与华东理工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分别建立联合实验室,攻关发酵技术,当年实现葡萄糖酸钠项目落地量产,年创造经济效益3亿元。
2011年,福洋生物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平凯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完成葡萄糖酸纳示范及863有机酸在线监测等试验项目;2015年,福洋生物先后与中科院在北京建立联合实验室,主攻淀粉科研项目产业化;2016年6月福洋研究院注册成立后,成为全市首个省级注册的民营研究机构、全省首家生物制造领域工程研究院。
在高端智力的帮助下,福洋生物公司先后参与实施国家863课题2项、重大科学仪器设备专项1项,先后申请国家专利7项。近年来,福洋生物工业总产值连续3年保持4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7年实现总产值12亿元,利税1亿元。1-10月份,福洋实现销售收入11.3亿元,上缴税金4700万元。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福洋生物葡萄糖酸钠产能及技术处于国内首位,主要得益于人才。今后,福洋生物的出路仍是发挥高端人才推动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引导产业迈向中高端,实现竞争力整体提升。”福洋生物董事长张雷达说。 徐卓 李莎莎 何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