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都是定点供水,管网改造后啊,我们村都实现24小时供水了,水价还降了不少,也舍得用自来水洗衣服了。”3月下旬,王凤楼镇东杨村村民杨宁宁笑着说。
“之前饮水安全管网改造工程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缺口大。”平原县水利局局长吕希泉向记者坦言,涉农资金整合后,资金集中捆绑使用,相当于“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2019年,平原县饮水安全管网改造工程被纳入财政涉农统筹整合项目,获得项目资金1881万元,近1.5万户农村居民都喝上了“同源、同网、同质、同价”的安全水。
平原县坚持顶层设计,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摸清涉农资金底数的基础上,优化财政涉农资金投入方式,创新涉农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切实提升全县涉农资金使用效益。2019年,平原县统筹整合使用各级涉农资金共4.6亿元,支持乡村振兴项目55个,包括扶贫、水利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基层农技推广、四好农村路、美丽乡村、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等重点项目,有力推动了全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发挥“聚合效应” 让星罗棋布变鸾翔凤集
3月23日,在平原县桃园街道办事处千亩农场里,中心支轴式水肥一体喷灌系统正在忙碌工作,这个长300米、转一圈就能够浇地500亩的大家伙,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以前都是人工浇地,我这千亩农场,光浇地就得一个多月的时间,废工、废时不说,这么大的用水量也是一个大难题。 2017年,就是因为没浇上水减产不少。”农场主何石宝说。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往年正为浇地发愁的何石宝,如今坐在办公室,拿着手机正在控制整个喷灌系统的喷水量和行进速度。
“传统浇地都是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60%的水都被浪费了。而中心支轴式水肥一体喷灌系统利用模拟自然降雨的方式,喷灌时水量分布均匀,没有地表径流,农作物可以更好的吸收,还可以省水40%,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节省了成本。”何石宝告诉记者。
水肥一体喷灌系统虽然好用,但是高昂的费用仅依靠农场主自己购买很难实现。2018到2019年,平原县利用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资金360万元,先后购置了16台/套中心支轴式水肥一体喷灌系统,解决了包括何石宝在内的20位农场主的浇水难题,使6000多亩农田得到及时灌溉。
“除了购置自动喷灌设备之外,2019年,我们利用农机购置补贴、基层农技推广补助等政策,统筹整合了500余万元涉农资金,创建了试验示范田,还购置了无人机、植保机、镇压器、地埋式智能水肥(药)一体化系统等农机设备,为桃园街道办事处的8.1万亩农田保驾护航。”平原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张清海说。
过去县里由不同部门自行安排项目,每一笔资金分门别类,量少不说,“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修路的钱不能打井”,要想系统实施一个大项目挺不容易。
“为提高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效率,平原县将全县20个涉农主管部门的项目资金全部纳入统筹整合范围,再按用途分为生产生活补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等四大类。将涉农资金实行‘全口径,一体化’预算管理,对涉农项目库内的项目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各类涉农项目的储备和衔接。”平原县财政局局长姜卫东说。
发挥“海潮效应” 让一枝独秀变百花齐放
3月23日,记者乘车一路向南,直奔平原县张华镇梨园村。行走在乡村与麦田之间,一处水乡古韵、满是梨花的风景展现在眼前。
“以前我家房后是一片废弃坑塘,不好看不说,刮北风的时候还会有臭味。现在可是好了,废弃坑塘变梨花池,一出家门口就能看风景,心情好啊!”张华镇梨园村村民张金芝高兴地说。
张金芝所说的梨花池就是梨园村“梨塘春色、古树情怀、古巷记忆、井台故事、牌楼印象、马头景墙”六个代表景点的其中一个。2018年,梨园村开始推进“拆违、增绿、添景、治脏”美丽乡村治理,曾经的“脏乱差”华丽变身为 “净亮美”。同时,梨园村立足历史文化、乡风文明、产业发展三大优势,以“梨”文化为统领,发展梨树特色产业,逐步打造绿色、富裕、宜居的美丽乡村新梨园。
如此大的工程,需要的钱可不是个小数目,单单凭借张华镇和梨园村在两年内是完不成的。
“以前哪见过这么多钱!”梨园村党支部书记董光鹏说了番心里话,“以前得去‘跑部门、争项目’,镇上、村里拿到资金不容易也很有限。平原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后,我们村2018年以来,先后获得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资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等统筹整合的涉农资金400余万元。有了这些钱,我们村美丽乡村建设就开展起来了,村民的生活居住条件明显提升。”
出了梨园村,在平腰公路行驶几百米,绿油油的麦田间,三个蔬菜大棚赫然而出。那就到了盆吴村了。村里干净的街道、碧绿的树木、清新的空气和梨园村一样让人心旷神怡。
“过去村里要争取项目很难,自从县里全面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后,项目实施由县里统筹安排。2018年,县里给盆吴村统筹整合了180万,其中50万用于建设蔬菜大棚。去年一年,这几个大棚就为村集体经济增收了3万元。在张华镇,像盆吴村一样获得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的还有6个,和以前比资金使用效率更高,项目落地也更准确。”张华镇党委书记侯长鸿说。
张华镇只是平原县实施美丽乡村治理的一个缩影。2019年,平原县共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137万元,用于实施美丽乡村治理,涉及张华镇梨园村、王打卦镇花园村、王杲铺镇看水村、恩城镇陈营村等8个乡镇的15个村庄。2020年,平原县又统筹整合了400万涉农资金继续实施美丽乡村治理,桃园街道的大芝坊村、前曹镇的西马庄村、王打卦镇的王打卦村等都在2020年实施的名单中。
“可持续性和时效性是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后在项目支持上的两大显著优势。”姜卫东说,“大项目一般都需要连续性的、及时的资金支持,以往资金零星分散在各部门往往难以满足。而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后,县里就有更大权限能够集中财力对项目持续支持,使其能更快落地见效。”
发挥“焦点效应” 让蜻蜓点水变秉轴持钧
“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说通俗点就是集中财力办大事。”平原县财政局局长姜卫东告诉记者。把统筹整合的资金集中投入到重点项目上,把项目打造成 “焦点”。
在平原县世纪风生态园,占地1万平方米的玻璃连栋温室正在紧张的建设中,世纪风生态园的负责人范连社告诉我们,这个项目包括一个玻璃温室和4个200米长的拱棚,从去年11月开始动工,预计今年5月底就能完工。
早在2018年10月份,范连社就计划扩大生态园特色农业的发展规模,在前曹镇流转了180亩的土地准备建设大棚,但是由于资金问题的制约,范连社的计划至少需要3年才能完成。
正值这个时候,一笔500万元的特色农业发展项目专项资金成了范连社的及时雨。“如果把这笔资金分配到几个项目上,每个项目拿到的钱就会比较少,规模发展不起来,按照集中财力干大事的原则,我们会同县农业农村局经过多方考察,了解到世纪风生态园有发展基础,而且种植过程中科技含量高,很多培育的苗木不仅发往全国各地,还出口到欧美日韩等国家。所以县里最终决定支持世纪风生态园做大做强。”平原县财政局农业农村股股长孙英彬说。
有了这笔500万的专项资金,范连社又自筹了500多万元,项目的建设进度大大加快了,原计划3年多才能完成的项目如今不到半年就可以完成。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集种苗研发、出售、旅游观光、科技培训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可以带动附近至少200多名村民就业。
“以前‘撒芝麻盐’的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对项目建设来说都是蜻蜓点水,不能彻底解决项目实际问题,但是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后,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平原县财政局党组成员李建强说。
在德惠河的起点,王凤楼闸正在建设中。此水闸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了,之前由于闸墩脱落、碳化,导致存水量少,十分影响下游乡镇老百姓的灌溉问题。2019年,省里批复下达382万元资金对水闸进行加固。
“按照省里批复的资金计划,对水闸进行加固,只能维持两三年的时间,这种蜻蜓点水式的修补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平原县水利局项目管理办公室工程师张彦泉说。平原县财政局对相关涉农资金进行整合,加上省里资金总共投入1463万元对水闸进行拆除重建。
水闸预计5月底主体完工,12月底全部完工,建成以后至少50年不会出现问题,可以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蓄水能力达到120万立方米,将彻底解决下游王凤楼镇、前曹镇3.53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控制流域面积近200万平方公里。
通过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平原县将财政涉农资金重点投入到个体农户、甚至村级和乡镇无力做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效地解决了涉农资金多头管理、交叉重复、使用分散的问题,使一些需要投入资金较多的项目能够顺利实施,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在平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同时,通过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平原县也探索出一条对涉农资金科学使用管理、改革和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提升支农政策效果和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的新路子。
平原融媒记者 董娟 王亚群